挑食的孩子到底在挑什么? - 调查 - 法新网
挑食的孩子到底在挑什么?
2022-05-30 10:28:13 来源: 儿科鲍奶奶
1
听新闻

  吃货一般都相似,而“饭渣”却各有各的“渣法”。有的只吃肉不吃菜,有的光吃菜不吃肉,有的吃两口就说饱了。

  家长肯定会着急啊,毕竟小小的身体在快速成长中,不好好吃饭会营养不良,影响发育。所以,面对“挑食”的娃,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挑食”

  “为母则刚”,就算单身时再十指不沾阳春水,也会在当了妈妈以后,迅速在厨房练出一身厨艺,在短时间内做出富含维生素ABCDE的食品。

  可有时孩子却不买账,今天不吃鸡肉,明天不吃牛肉,后天又不吃豆子,家长就会认为孩子挑食。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有一些食物上的偏好是正常的,不用上升到“挑食”的高度。

  比如,孩子不吃香菜、芹菜这类味道较浓的蔬菜,或者牛肉、鱼肉都吃,就是不肯吃羊肉,这些都不是挑食,最多算是饮食偏好。相信很多成年人也有这样的偏好。

  那什么是真正的挑食呢?如果孩子只吃肉,一口绿叶青菜都不吃,或者孩子只吃素菜,不肯吃任何肉类,那就是挑食了。

  当孩子只是有些食物偏好的话,是可以协调的,不吃芹菜,就选择其它的绿叶青菜来代替;不吃羊肉,那就吃牛肉、鱼肉,只要能保证营养均衡就行,不用纠结于某一样青菜或肉类。

  挑食就不一样了,长期挑食会造成某类营养的缺乏。比如长期不吃青菜,会导致纤维素和维生素摄入不够;长期不吃肉类,则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还可能出现贫血等症状。

  怎样对付“挑食”的宝宝

  首先,要了解孩子接触新食物的过程。幼儿接触一种新食物,是他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刚开始有畏惧和抵触心理是正常的,需要慢慢接受。

  所以,并不是今天我们做了牛肉,孩子不吃,我们就认定孩子不吃牛肉;明天做了鸡肉,孩子不吃,我们又认定孩子不吃鸡肉。

  有调查结果表明,孩子在接触一种新食物时,可能要尝试8次以上,才能慢慢接受。而且这种接受的难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也就是说,越大越难接受。

  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味觉比较敏感的时期提供多种食物进行尝试是必要的,除非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

  其次,当孩子拒绝一种食物的时候,可以用食物替换的方法。

  比如,吃母乳的孩子可能会抵触牛奶的味道,可以试着让孩子吃酸奶或奶酪,或者用牛奶做成各种面包点心。

  同一类营养可以来源于不同的食物。奶能提供的是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如果宝宝确实不喜欢牛奶,那还可以用豆类来替代,豆浆、豆腐等等,也是富含蛋白质和钙的。

  要是孩子能接受多种同类食物当然更好,但如果在同类食物中只爱吃某一类,但是同时也能接受其他类的食物,也是能做到营养均衡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忧。

  家长越放松,孩子吃得越好

  大部分家长太过忧虑孩子的成长,生怕孩子吃不好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当家长把“吃”这件事和“起跑线”相关联时,“控制”就产生了。吃饭定时定量,一定要吃够多少才算饱,这反而会破坏孩子的胃口。

  甚至有些家长会追着喂,或者让孩子边玩边吃,哄着骗着,“吃完就能去游乐园”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吃饭应该是自主、快乐的事情。尽早养成让孩子自己吃饭,比追着喂饭更有效。自己吃,积极性会提高,会有一种“我会自己做”的掌控感,这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都有好处。

  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就像我们大人一样,每个人的饭量都不一样,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时间,我们要信任孩子的判断。

  家长的工作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食物,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有一种饿,是你妈妈觉得你饿”,这是家长需要走出的误区。

  吃是人的本能,家长要做的是支持,提供丰富的食物,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让孩子体会到进食的快乐。

  自主和愉悦才是孩子吃饭最理想的样子。

责编:szy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