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吕炜新生典礼致辞:传承初心 始于今日 - 财经 - 法新网
东北财经大学吕炜新生典礼致辞:传承初心 始于今日
2019-09-03 11:33:02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1
听新闻

  传承初心,始于今日

  ——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9年9月3日)

  吕  炜

  尊敬的逯高清校长,段大为校友,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6月底依依惜别毕业生之后,我就开始期待着与你们的相见。这个暑期,我参与了录取通知书的封装工作,我们每送出一份通知书,就仿佛看到一个孩子离开自己的“小家”,走进了东财的“大家”。在此,我要向培养和支持孩子考入东财的家长表示感谢,因为孩子们的到来,你们也成为了东财的亲人。希望今后我们共同关注、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同学们,人生分为很多个阶段,时间也有很多种记法。你们自此以后的人生,都将标记为冠以东财的两个阶段:数年的“在东财时光”,以及漫长的“后东财时代”。刚才,夏春玉书记亲手为新生代表佩戴上校徽,正式宣告你们成为了东财人。我代表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员工、五十余万东财校友以及更多心系于此的“东财人”,感谢你们选择东财,欢迎你们来到东财,更希望你们不负东财之约,树起心中的“理想型”,达到家人的“小欢喜”,实现青春的“大作为”。

  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说“东财人就是东财”。现在你们已经是东财人了,但你们还并不真正了解东财。这两天在和你们交流时,有同学向我讲述了自己眼中的东财,比如东财“自由”。我说东财的自由并不代表清闲,而是给你们更多选择,为你们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有同学问我什么是东财人的“精致”?我说东财人的精致不在外表,而是能够让他人感受到的气质、品位和温度。我发现,尽管同学们早已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过、打听过这所学校,比如专业、师资、校园环境乃至男女生的比例,但关于东财的有些故事是网络上检索不到的。这些故事对于东财、对于你们却有着特别的意义。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东财的历史,讲一讲东财人的初心。

  东财人的初心发轫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光辉起点。

  1952年10月新中国的建设亟需大批财经专门人才,东北财经学院在沈阳成立,是全国公认的四大“财经老字号”之一。首批学生313人,大概是今天的二十分之一多一点。当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有革命前辈,也有很多年轻有为的经济学者。首任院长饶斌青年时弃医从戎,曾在八路军120师参军,后来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之父”。老院长熊飞在抗战时期奔赴延安,投身经济管理和财经教育。老院长黄达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追随领袖南征北战20余年。我校终身教授汪祥春1949年放弃国外未竟的学业,毅然踏上报效家国的归途。老院长林里夫是国内最权威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经济研究》的创始人。

  1959年学校迁往大连,后更名为辽宁财经学院,从此东财人怀揣梦想在尖山星海再度出发。当时的校园只有两栋楼,教学的地方叫1号楼,就是现在萨里国际学院所在的砺金楼。学生宿舍叫2号楼,也叫前红楼,就是现在的问源阁。我们现在的校园便是从那时起,逐渐扩大规模,一砖一瓦积累起来的。那时的师生利用课余自发跑到工地,自己动手,用三年时间建起了学校的3号楼和礼堂。3号楼也叫后红楼,是单身教职工宿舍,后来原址重建过,现在叫师道斋。礼堂现在叫科学报告厅,是学校举办大型学术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的重要舞台。这个暑期,我们将问源阁和师道斋都恢复了当年的红色外墙,前后红楼重现,正是为了铭记那份初心,向东财的先辈们致敬!

  高考之后,很多同学一定刷完了《长安十二时辰》,第八团每临绝境,必喊“不退”。文革期间,我校教师也秉承“辽财不散”的信念,校内不能复课,就到社会、到企业坚持办学。我校老院长、终身教授佟哲晖,一出“牛棚”就上讲台的身影至今令人动容。正是源于我们的目光长远,敢为人先,东财成为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建制保留下来的财经高校,为共和国的财经教育守护住了根脉,为改革开放储备了大批财经人才。

  东财人的初心勃发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宏伟进程。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1979年学校隶属财政部,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那时的东财人迎着春风,铆足干劲,一年内承接了21项国家级教材编写任务。我校一大批杰出中青年教师纷纷涌现,他们蜗居在简陋的教工宿舍,超然忘我地研究和探讨经济问题,为国家的改革发出了“东财声音”,贡献了“东财智慧”,被誉为“理论界的新生代”,呈现出令人瞩目的东财“后红楼效应”。

  1981年学校成为国内最早拥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质的财经院校,1986年开设博士研究生学位点,至今培养了五万余名研究生。1988年学校成立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至今已培养来自120多个国家的万余名留学生。1994年学校正式启动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萨里国际学院,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孔子学院,是国内首家获得“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高校。一届又一届学有所成的东财人走向世界,为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做出了东财贡献。

  东财人的初心融汇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浪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财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把理想、情怀和担当注入伟大时代的滚滚大潮。

  2012年,2007级校友王川阳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怀着强军报国的梦想回国参军,主动申请到艰苦的海岛上锻炼,在新兵训练中取得10项第一,在要塞区比武中荣立三等功。国人通过《新闻联播》看到了海归硕士参军报国的“王川阳现象”,赞叹原来东财人也能将军歌唱得如此嘹亮。

  2016年,1993级校友谢国高带领工作组进驻喜马拉雅山脚的边陲小城墨脱,三年间超越生死,忘我工作,“用心、用情、用爱”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新格局,奏响了东财人《走向天路》的时代强音。

  2019年,段大为校友将国内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带回母校,支持学校发展,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和双创基地都将在东财生根发芽,我校又将开启人才培养和校园建设的新模式。

  承担今天升旗任务的国旗班,从劝学楼到国旗台的52个正步,踢了24年。25届学生用心接力,风雨不散。这群身着军装的东财人,用青春追逐东方的太阳,用守护谱写爱国的乐章,让东财的上空永远绽放国旗的光芒。

  建校六十七年来,一届又一届东财人以奋斗成就了自我,以功业光耀了东财,更以“博学济世”的校训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贡献。借此机会,我要向所有的东财校友、东财师生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大浪淘沙,历久弥新,东财越办越强,不是历史的偏爱,而是东财的历史定力使然。这种历史定力,就是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育卓越财经人才。

  博学济世,堪当大任,东财人行遍天下,不是机遇的眷顾,而是东财人的初心造就。东财人始终懂得东财由何而来,将往何处,并愿意为之前赴后继,砥砺前行。

  今天,我分三个大的时代背景,和同学们重温了东财的这段历史。东财的下一个大时代,将由全体东财人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进程中书写。传承初心,始于今日!接下来,我想借古人的三句诗文,和同学们谈一谈如何用初心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涯。

  第一句,古人才德难求德,大节初心要始终——你们要传承的初心是爱国的情怀。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国家是我们的主脉,是我们的脊梁,是我们的底牌。相隔百年,时代变迁,但青年强国兴国、振兴中华的使命从未改变。希望同学们了解祖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理解国家接下来的发展目标更伟大、任务更繁重、挑战更艰巨,把个人理想汇入中国梦想,在爱国的表达中感受光荣,在为国的奋斗中走在前列。

  第二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们要传承的初心是强国的志向。如今网络上娱乐太多,身边的诱惑也不少,但我希望你们能在课堂听讲时,开启思维的5G模式,点亮手机的飞行图标,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挑起未来的担子。我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研究一些专业问题,培养科研兴趣,提高学术能力;也要博览群书,开阔眼界,通达思想。我希望你们在迷茫、挫败或即将与自己妥协的时候,多为心灵憧憬而努力,少为功利得失而挣扎。既然身在大学,求知数载,就要有“学道须当猛烈”“纤毫物欲不相侵”的魄力和恒心。

  第三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你们要传承的初心是报国的行动。大学期间,你们可以开展专业调查,可以尝试创新创业,更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些都是你们报国的开端和历练。报国不是一个口号,不止一个阶段,而需要你们用持续的行动来诠释。坚守岗位,踏实肯干,似乎很平凡,但也能创造非凡;跋山涉水,走万里路,确实很辛苦,但更能提升认知人生的基点。希望你们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岁在何年,身居何位,都保持不懂就学、不会就练的劲头,将报国的想法落在每一个实践的脚印上,逐步实现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融合。

  同学们,今天的开学典礼只是一个起点,希望2019级东财人带着一颗赤诚的初心前行,认真做好自己历史的记录者,用情做好学校历史的书写者,立志做好国家历史的创造者!自今日起,东财将与你们朝夕相处数载,更将倾注全力关注并支持你们一生。

  谢谢大家。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