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丨个人投资电影,钱好赚吗?如何才能不踩坑? - 财经 - 法新网
央视财经评论丨个人投资电影,钱好赚吗?如何才能不踩坑?
2019-09-06 12:18:12 来源:央视财经
1
听新闻

  (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评论》)近年来国产电影日渐火爆,一些大卖电影票房动辄高达几十亿,投资回报率能达到数倍乃至数十倍。那么,个人如果想参与电影投资,可行吗?

  在甘肃,就有这样一个电影投资项目,只要花1万元就可以买到一个限量版的电影衍生纪念品礼盒,里面最具吸引力的,是一个可以后期用于兑换电影票房分红的积分。

  个人投电影,门槛还这么低,真的能赚钱吗?个人投资电影,如何才能不踩坑?

  9月3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太力和财经评论员万喆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个人投电影 钱好赚吗?

  新闻链接

  一万元投电影,回报到底怎么样?

  根据甘肃文交影视中心官网披露,以影片《重返地球》为例:在电影全国院线上映后3个月实际票房为3.7亿时,可分红5000元左右;7.5亿时可分10000元左右,也就是回本;票房继续增加才有得赚。

  然而,2018年,我国共生产电影1082部,票房过亿影片仅为82部,票房超过7.5亿元的仅有20部左右。

  万喆:产品设计有玄机 会混淆投资消费概念

  财经评论员 万喆:整个产品设计包括了众筹、股权、期权,甚至用语上都是交割、兑换期限这样的金融术语,但最后又通过积分的方式来消解这些概念,表示说其实是在卖一个实物,其他东西都是送的。这也是为什么它跟消费者推广的时候,那么模棱两可。而对消费者来说,边界也很模煳,礼盒里所谓的纪念章、签名照,貌似是消费,但这里面真正价值高的,是所谓的积分,因为可以参与电影票房分账,这又是投资。这就是吊诡的地方。

  王太力:个人投资电影 亏损是大概率事件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太力:这个产品首先是卖东西,能参与票房分账的积分算赠送,所以收益是不保证的。但卖的东西跟电影直接挂钩,属于电影衍生品,赠送的积分却并不是衍生品,这两个合在一起,就不好确定是什么东西了。但基本有一点,对于散户个人来说,投资影视亏损是大概率事件。

  万喆:投资有盈有亏 钱不那么好赚

  财经评论员 万喆:据说票房7.5亿可以保本,但7.5亿是什么水平呢?从2018来看,大概像是《无问西东》这样的片子,可以排全国票房前20名,这还包括进口片。如果单说国产片,得进入前十才行。

  事实上,2017年、2018年,每年差不多1000部影片,能赢利的只有10%到20%,按照他们设置的条件,要赚到钱还是挺难的。

  个人投电影 如何不踩坑?

  王太力:吆喝你来投资的人 不见得有资质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太力:之前其实在不同层面出台过一些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提到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包括规范文化产权交易也有类似的要求。

  但这些年,我们看到的类似事件,很多都在用模煳的界定、模煳的产品,来规避约束。这对影视领域的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最大的提醒,你想从投资中获益,但对方可能根本就没有分配权益的资质,这是投资前就要搞清楚的事情。

  万喆:信息不对称很容易让人踩坑

  财经评论员 万喆:电影分成,一般院线要分一半多一点,制片方要分百分之三四十,宣发分一部分。

  这个投资,你到底跟谁签的合同?如果是制片方跟你分成,也有可能你确实投到那边去了,那边说好,到时候来跟你分成;如果并不是他跟你来签合同,比如说是宣发,宣发本身不可能给出这么高的收益。一般投资者如果不掌握这些情况,随时都会踩坑。

  王太力:5G来临 影视内容需求会旺盛 如何满足市场需求 需要有战略考量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太力:5G越来越近,会释放大量的视音频消费需求。相当于我们的高速路从现有的6车道、8车道变成了100车道,这种情况下不能没有车,也就是市场不能没有内容产品,我了解到很多资本都在这方面进行布局。

  所以,围绕影视制作的资本活动会越发密集,以后到底如何监管,推动市场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必须要考虑的。

  万喆:影视投资也是智力回报 专注专业更易成功

  财经评论员 万喆:投资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回报,总体来说比较成功、收益率比较高的投资,通常都是资本进入了它比较了解的领域,有专业的判断和专注的态度,影视行业实际上也是这样。

  近两年,中国影视行业发展非常好,单一国家票房可能已经是最高了,但同时也要看到,影视融资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专业人才现在依然很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希望得到好的回报,专注与专业是不可少的。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