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靳丹妮):中国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系列文件,从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工作。根据文件,中国将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开展15项专项行动。18日,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在北京启动。
据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包括开展控烟、癌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心理健康促进等15个重大专项行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聚焦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统筹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组织15项重大行动,并在各项专项行动中对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贫困地区重点人群健康促进提出了相关措施。”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说,当前中国居民经常锻炼的比例为33.9%,其中20至69岁居民经常锻炼率仅为14.7%,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他倡议在全国大力推广广播体操。苟仲文说:“广播体操是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从今天开始,全国各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建立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广泛开展广播体操运动,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社会风尚。”
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对此,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向全国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发出“重视近视防控”的倡议。他说:“中小学生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并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中小学生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学生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
此外,针对中国居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业内专家和企业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