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李恒鑫义务带孩子们去研学 - 体育 - 法新网
体育老师李恒鑫义务带孩子们去研学
2019-07-25 13:32:53 来源:山西晚报
1
听新闻

 

 

 

  他是太原市第四十九中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他用业余时间搜集、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他自己贴钱,利用节假日义务组织孩子们去研学;他从兴趣出发,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他说,“最怕学生一走出校门,就把课本知识还给老师”……
  他叫李恒鑫,既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也是一名让人敬佩的组织学生研学的志愿者。从2018年4月启动以来,他的活动已经进行了13期,组织了《从钱说起》《宝石与诗歌》《恐龙来了》《和老师一起游桂林》《啤酒瓶盖的奥秘》《和氏璧不解之谜》《青花瓷鉴赏》《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猫咪元素》《车牌上的大数据》《海滨寻宝》等主题的研学活动。
  研学近几年越来越火,很多旅行社和教育机构都开发了各种项目,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但李恒鑫所提倡的研学,不仅是公益的,学生可以免费参与,而且针对教学、针对学生学习兴趣而设定。参加过李老师研学的孩子,通过学习、记录、研讨、合作、动手实践等环节会将活动内容牢记于心,将相关知识融汇吸收。
  一个体育老师,业余时间都用来搜集各种和学校课本有关的知识,延展教学,还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全部传授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从家长们最初的质疑到追捧,李恒鑫老师的义务研学经历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让我们来听听李老师的研学故事。
  研学初衷想把课本上的知识还原到现实中去
  山西晚报:做体育老师多久了?为什么会想到做研学?
  李恒鑫:2001年上班到现在已经18年了,看到孩子们将文化知识学得比较死,不能活学活用,就想到了研学。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反作用于生活的,孩子们也要把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才对。课本上的知识往往都是抽象单一的,而生活中的现象却是综合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缺一座桥梁,我就想为孩子搭建这座桥。所以初衷就是想把课本上的知识还原到现实中去,让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亲密接触,擦出火花。
  山西晚报:看到学生们不能用所学真正武装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
  李恒鑫:更多的时候是自责,是我们在教授知识时举的案例不够多,还是我们没有讲清楚?高考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可是面对考试的压力,谁又敢把更多的精力付诸于实践呢?
  山西晚报:所以您想用业余时间付诸于实践。让一个体育老师鼓起勇气组织研学的动力是什么?
  李恒鑫:从事一线教学教研有十几年了,在教学和教研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本之上,学到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是脱节的。比如初中就学会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可是当家里的灯坏了以后却无能为力、无法学以致用。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刷题。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让孩子们能活学活用,就是我的动力。
  山西晚报:您是做体育教学的,可是我看您的研学活动涉及面很广,每个主题的知识储备是怎么做到的?
  李恒鑫:做老师这行虽然课程不同,但是教法相通。每次准备工作的量的确很大,因为是跨学科去备课,往往一节课要准备半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去图书馆、博物院、地质馆进行学习备课已经是我的家常便饭,我管这叫“刷馆”(笑)。不会不懂的,我就赶紧问相关学科的同事,有时还要跑到博物馆里问讲解员。有一次,我正好遇见省地质博物馆的馆长,就把自己的研学学案拿出来,他看了以后,非常肯定,自此,我也得到了省地质博物馆的很多支持。
  山西晚报:能具体说说您每回是怎么为研学备课的吗?
  李恒鑫:去年暑假结束前,我带领30多名学生前往省博组织了一次《和氏璧不解之谜》的研学,教学目标是通过和氏璧教学了解中国的玉文化;通过对古玉的认知,解开和氏璧之谜。为了完成这次研读,我先后花了20多天时间,三去省博,四去市图。从教材的搜集到研读学案的编写,从教学流程的设计再到研读课堂的实战,请教了多位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
  研学目的学以致用,不想以此牟利
  山西晚报:您的研学为什么要做成义务的?
  李恒鑫:有很多旅行社和研学机构找过我,想和我合作,我都拒绝了。因为我研学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学以致用,想把我勤于思考并发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育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重视起来,共同帮助孩子们拓展思维,并不是想以此牟利。
  山西晚报:但也会有成本啊。
  李恒鑫: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地质馆、图书馆都是免门票的,孩子们由家长负责接送,我主要是义务组织、义务教学,孩子们跟着我学不需要任何费用。有些场地需要提前踩点,比如去年8月在太原的中正天街带14个初中学生组织的《瓶盖力学》的研学活动,这里就是我提前去和那里的一家影院说好,影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空间。但有些场地,就免不了要自掏腰包了,比如《猫咪元素》的研学,毕竟地点是在咖啡屋,不消费就不合适了,我就给孩子们买了饮品。想做成一件事哪有不付出的。每期活动的教材、教具都要自己花钱准备,比如《宝石与诗歌》的研读,我就在网上买了不少矿石。不知道自己贴了多少,不敢算(笑)。
  山西晚报:那去外地研学也要提前踩点吗?
  李恒鑫:当然,去年暑假组织的《和老师一起游桂林》,我就提前去了,选地点,选路线,备教材。后来跟我去的孩子和家长自己负责路费和食宿费,我还是义务组织和教学。
  山西晚报:义务研学已经做了几期?是不是都在假期组织?
  李恒鑫:目前已经做了13期,假期会做一些大型的,平时利用双休日会做一些小型的。
  山西晚报:义务研学的主题都从何而来?
  李恒鑫:内容一开始找自己擅长的,比如说钱币、宝石等,因为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收藏爱好。再后来就是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周边的点点滴滴,只要有灵感,任何素材都可以变成教材,因为已经掌握了如何去组织一节研学课的核心。
  山西晚报:您的研学内容一般怎么设置?
  李恒鑫:我的研学教学模式有三个模块,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第一是认知,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第二是技能,通过一些方法、手段让孩子们学会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技能;第三是培养,究竟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子,情感目标、研学价值,包括语言表达、自信心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给予要重要很多,所以只要学生能主动完成的部分,我就一定给学生留下这个空间,有难度的地方就让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让学生体验学习永远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体。
  研学效果孩子收获多,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
  山西晚报:第一期研学活动孩子们是从哪儿招募来的?内容是什么?
  李恒鑫:第一期研读是《从钱说起》,参加的都是同事的孩子和我亲戚的孩子。那次是在山西博物院举行的,参加的学生是7人,小学中高年级的。研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通过钱币了解我国的历史,学习货币历史上的一次飞跃和五次革命,并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山西晚报: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进行得顺利吗?
  李恒鑫:第一期组织活动时,既兴奋又心酸。大多数人对这件事并不了解,对一个体育老师更是冷眼相看,人家觉得有这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去上补习班。最后在家人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我带领着7名同学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研学。同事们最终的认可和孩子们有所收获时的喜悦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山西晚报: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多?
  李恒鑫:是的。我自己有微信公众号,每期活动我都会图文并茂详细地做在公众号上,我也会发朋友圈,有许多人通过朋友圈的转发知道了我的义务研学,开始关注我,现在每期活动都有许多孩子参加,从最初的几个到现在的三四十个。
  山西晚报:参加您研学的孩子会有什么收获?
  李恒鑫: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有方法、有步骤地去解决它们。孩子们从中也获得了很多乐趣,明白了学习其实也是可以换种方式。比如去年6月在山西省地质博物馆组织的《恐龙来了》研学活动,参加人数超过30人,中小学生都有,我给他们按地质年代划分和恐龙相关的内容,培养他们掌握知识结构、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还让他们做一名小小讲解员,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解答问题。还有去年暑假,我带了12个学生到广西参加《和老师一起游桂林》研学活动,从语文、数学、地理、化学、物理、美术等多学科对《桂林山水》这篇文章进行深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还有小组合作探究,互帮互助。
  山西晚报:在研学期间有令您难忘或者特别开心的事情吗?
  李恒鑫:做《青花瓷鉴赏》这期研学让我最难忘,当时做完这期研学后,太原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的高鹏鸿教研员觉得我这个主题和活动非常好,决定在全太原市高中阶段做一次研究性学习推广观摩课。在我们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十几位老师分工合作,于2018年10月底带领我校高中年级学生30人,顺利地完成了本次《青花瓷鉴赏》的研究性学习观摩活动,有三四十名外校的老师来观摩并给与高度肯定。
  研学期望希望它能真正变成一节课
  山西晚报:义务组织了这么多期研学,家长们对您的态度是不是转变了?有没有坚持参加您活动的孩子?
  李恒鑫: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观察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恰好就是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些教学效果,我赢得了诸多学生的喜爱,“铁粉”越来越多(笑),有些孩子因为课外班不能来参加活动,还要和家长闹别扭。因为孩子有收获,有提高,所以也越来越得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的认同。而且活动时因为家长要接送孩子且负责孩子安全,就会全程跟着,有些家长也跟着学到许多,所以家长们现在也变得积极了。有一个平遥的孩子,家长早上六七点就出发,专门送他来参加我的研学,家长说,“李老师这样的课没见过,觉得太好了,只要能调开孩子的课外班,就会从平遥来参加”。
  山西晚报:家长也可以跟着听研学课?
  李恒鑫:因为来研学的孩子除了几个常参加的,大部分我都不认识,所以我的研学要求家长陪同,负责各自孩子的安全。我一个人带几十个人的团队,还要教学,在孩子的安全保障方面实在精力有限,所以需要家长的配合。
  山西晚报:您平时爱好就比较多吗?看您组织的研学涉及面很广。
  李恒鑫:爱好真的很多,收藏、旅行、户外运动、摄影等等。以前大家老说我不专一。现在看来反而是优点了。
  山西晚报:您自己在研学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李恒鑫:收获还是很多的。每次活动孩子们的表现都意想不到得好,很多都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意识到了孩子们的潜力无限,他们需要更多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能力,这也坚定了我要继续做研读的决心。同时,孩子们的表现也会带给我新的灵感,拓宽我的思路,这一点是很宝贵的。
  山西晚报:经过一年多的义务组织,您将自己的课堂从校内拓展到了校外,在这期间教育理念有变化吗?
  李恒鑫:教育的规律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教材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停地在变的,我们这一代教师不应该只做教学的复印件,而要做教育的开拓者。
  山西晚报:我看您在校内课堂也有许多创新,给学生们开了“旋风跑”“太极扇”“高尔夫”等课程,这是在校内课堂上实现您的教育理念吗?
  李恒鑫:是的,自主、合作、探究是现在课堂一直在提倡的。自主学习是态度、合作学习看分工、探究学习说方法。教材的新颖和教学结构的合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没有分工的合作学习都是流于形式,不讲方法的探究学习是空有其名。用新颖的教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不是在上课前对着学生们喊一声“同学们有没有信心上好本节课”那么简单。在课堂上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名老师,而是一名学生,如果你自己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都不感兴趣,学生怎么可能有兴趣?
  山西晚报:义务组织研学还要做多久?期望它做成什么样子?
  李恒鑫:我想一直做下去,特别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学校加入进来,能够打造出一个成熟的研学旅行团队,让研学能真正的变成一节课,印在学生的课程表上,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责编: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