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1年,代表南京文学艺术最高荣誉的奖项——南京文学艺术奖评选再度开启。在12月10日召开的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评选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濮存周表示,具有南京户籍或驻宁部队的现役军人,其作品凡在200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首次在省级以上专业机构组织的平台上公开展演、展出、播放或发表,均可参与评选。
南京文学艺术奖自1992年首届评选到2007年共举办了六届,南京共有500多名在文艺创作上卓有成就的文艺家获此奖项。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人才都是先获南京文艺奖后又获全国大奖。如刘文惠的纪实小说《小小生命树》、祁智的儿童文学作品《芝麻开门》在获南京文艺奖后又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南京文学艺术奖极大鼓励了南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奖恢复工作并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去年5月,江苏省创建达标评比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反馈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优化调整结果的函》明确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市文学艺术奖,作为市委、市政府保留的6个奖项之一,五年评选一次。
本次评选是前六届的延续和发展。与以往六届的评选相比,本届在奖项设置、申报方式、评审环节均做了拓展和革新。奖项设置上更突出对人的奖励,打破往届只评作品的局限,增设了个人奖项,旨在重点表彰在专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对南京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并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德艺双馨艺术家。个人奖设终身成就奖、突出贡献奖、青年人才奖,统筹考虑了老中青文艺人才获奖比例。作品奖也分特别奖、优秀奖、入选奖三个等级。申报方式上,个人奖采取组织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申报的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评审环节上,采取初评、终评二级评审制,评选以票决方式确定拟入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评选工作接受纪检部门和公证处的监督和指导,使评审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据悉,南京文学艺术奖由南京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广新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