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400篇笔记中藏满吸毒人员的隐秘 - 国内 - 法新网
她的400篇笔记中藏满吸毒人员的隐秘
2020-06-23 15:08:42 来源:解放日报
1
听新闻

  

  “你是大学生,我是吸毒人员,我们是两类人,没有共同语言,谈什么谈!”服务对象突然大发雷霆,不由分说把屠秋佳赶了出门。怀着满腔热情,在烈日下骑了45分钟自行车,她周身的汗还在蒸腾,就一下子被一盆冷水浇得瓦凉。

 

  在社工眼里,吸毒人员被称作“药物滥用人员”,他们是违法者,是病人,是社工的服务对象。然而,成为社工后,屠秋佳第一次上门服务,就有了这样一番“遭遇”。15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时,她依然记得那种挫败的感觉。那时,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刚成立不久,她从站长那里知道这叫“阻抗”,源于服务对象对社工的不信任。

  

屠秋佳上门走访。

屠秋佳上门走访。

  要磨平这份不信任,需要真心。虽然第一次吃了闭门羹,屠秋佳还是从其亲人和居委那里收集资料,分析对方的生活状态、自我评价、所需资源等,掌握好情况,坚持上门。对方从“怎么又是你”的质疑开始,逐渐“软化”到愿意跟她三言两语交谈,在后来终于发现“原来你是真的想帮我一把”,愿意说说心里话了。

 

  这位服务对象跟屠秋佳同龄,小时候成绩非常优异,他如实讲述了自己因为在社会上“轧错道”,结果走上歧途。屠秋佳想到一位跟他情况很类似的同伴辅导员小周,便介绍两人认识。有了同伴鼓励并做榜样,这位服务对象的戒断信念也更坚定,这么多年过去,他的生活早已回归正轨。

  正向循环

  之所以能迅速反应出小周是最合适的人选,是因为屠秋佳细致的工作习惯,她会记下服务对象的详细情况,每次谈话时,对方话里话外的意思,细微的表情变化,她都一一记录,她说:“我为什么会写那么多东西,是因为不去记录的话,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很多细节,记下来了以后,我就能从中找到一些以往的经验。”

  每年记录下二三十个故事,这些厚厚的笔记本里,不只是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每翻开一个都是跌宕起伏,比如小张的经历。

  一个周日,屠秋佳正和家人吃晚饭时,突然接到小张的电话:“小屠,我好激动,今天我去参加了6.26禁毒大黄蜂活动,还和市领导握手了呢……”小张是屠秋佳的服务对象之一,2012年他参加了嘉定涅槃重生同伴教育辅导项目,与屠秋佳一直保持着联系。

  在大丰强制隔离戒毒时,小张和组里的两名队友有了深厚的友谊,大家相互勉励,出去后一定要把毒戒掉。小张第一个出所,签订了社区康复协议。三个月后,他接到当时管教大队长的电话,得知其中一位朋友出所当天就因复吸又被抓去强戒了,连家门都没踏进。

  无奈又失望下,小张给这位朋友写信鼓励他戒毒,但朋友认为毒根本戒不掉,一朝吸毒终身戒毒,而且没有家庭温暖、社会接纳,还不如待在强戒所内。读了回信,小张很失落,他觉得自己戒毒的决心也被动摇了。

  两个月后,小张再次接到管教大队长的电话,得知另一位朋友出所后第二天就死在强戒所附近的旅馆里,死因是注射毒品过量。

  这个消息犹如当头一棒,让小张脑中嗡嗡作响,他躲在房间里大哭,哭到精疲力尽后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毯子。一定是母亲盖上的,他的心情平复了很久,他决定坚持下去,妈妈这条毯子给了他坚持戒毒的勇气。

  

屠秋佳带领戒毒人员参加活动。

屠秋佳带领戒毒人员参加活动。

  可一次次找工作失败,让小张觉得现实的打击太大,他反复给屠秋佳说,自己是没用的人、失败的人、被社会抛弃的人,甚至说到天天在家吃闲饭、拖累父母,不如回到强戒所,吃国家的饭。

 

  屠秋佳启发他,犯过错不代表就不能助人为乐、热爱生活,他也有很多优秀品性。小张说:“我从小都很好学、动手能力也强,老师常夸我,其实我学习成绩不错的。大专毕业后要不是父亲身体不好,让我接班,我还想继续读书呢。”

  “从今往后要不断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并且用这些优势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因为一些曾经犯下的错就磨灭了自己的光环”,屠秋佳鼓励他,并击掌三下,为他加油。

  一个月后,小张开心地告诉屠秋佳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其中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小张在外出时捡到一个装有大量现金的红钱包,他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失主找了回来,这位老大妈激动地连声道谢,还在小区大门口贴了感谢的红榜。后来小张给一家超市投简历后,老人的孙女打来电话,原来她是超市的老员工,直接推荐小张去见经理了,这份工作也成了他重生的起点。

  初心和勇气

  屠佳秋小时候看过一部港剧,片中善良热心的社工形象让她印象深刻。“当时就觉得,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有意思的职业。”2005年大学毕业,看到上海招聘司法社工,法律专业出身的她当即决定报名,极力说服了父母后,她以优异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加入了自强社嘉定工作站。

  她至今还记得15年前第一天报到时的情境,空荡荡的社工办公室,只有一把旧椅子和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张18名服务对象姓名和家庭住址的名单,80平方公里的片区,只有她一个社工,和心中想象的有点不太一样。但屠佳秋仍然打起精神,走访派出所、村居委收集信息,按要求建立了18份规范的档案。

  刚参加工作,面对的就是药物成瘾者,对一个女生来说需要很大勇气,她也想过打退堂鼓,但又觉得自己应该面对挑战。工作时不被理解,甚至遭受冷眼,这样的委屈屠佳秋没少受过,也一度有过困惑,但她终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

  

屠秋佳入企业宣传,做毒品知识讲座。

屠秋佳入企业宣传,做毒品知识讲座。

  那时她的服务对象基本都是海洛因成瘾者,她记得,有人坦承害怕去厨房,怕看见白糖、盐这类白色晶体,因为海洛因的吸引永远挥之不去。所以很多人为了戒断海洛因,连带着自己的生活圈子也全部戒掉了。

 

  2009年之后,屠秋佳接触到的冰毒成瘾者占了绝大多数,并且年龄层次跨度大了起来,20岁到60岁都有。不同于海洛因强烈的躯体反应像一万只蚂蚁咬骨头,冰毒最主要是控制情绪,“很多吸食冰毒的人会说自己没有瘾,随时可以戒,但这种合成毒品对大脑神经系统的损伤非常大,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这些服务对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记忆力严重衰退,因为毒品侵蚀脏器,他们衰老得也特别快,牙齿尤其掉得快,说话没有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并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有服务对象跟屠秋佳形容,自己买完菜回家时,就感觉心里有两个声音在拉扯,一个说别人在跟自己打招呼,另一个则说周围所有人都在指着自己骂,此时情绪就很不稳定。屠秋佳判断,这是吸毒导致的幻听,提醒他的家人注意,不要让他身边有任何危险的东西,后来家人在他的床头柜那边发现了一把榔头,赶紧报警处理。

  有时即使天气凉爽,服务对象也满头大汗,说话时额头上的汗珠就一颗颗冒出来,语无伦次,不停擦汗,不停喝水,这很明显就是刚吸完不久的状态。但不管复吸多少次,社工们都在坚持帮助他们,因为“社工有一个理念——不抛弃不放弃”。

  一线禁毒社工的工作琐碎而忙碌,工作15年,屠佳秋已经成为资深社工,身兼数职的她更是繁忙——作为嘉定工作站的督导,新社工上岗培训,她要设计课件,开展培训;作为考核组成员,每季度她都要跑遍全区12个街镇指导;作为市禁毒讲师团的成员,她要参加培训,在专家指导下学习课程设计和讲课技巧;还要根据每位同伴的特点,以他们的需求为本,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打造健康互动平台…

  禁毒社工长期承担着戒毒人员“情绪垃圾桶”的角色,平日里长期接触这些负能量,精神压力也很大,必须及时疏导。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学科,做社工也需要专业知识,屠秋佳在工作时也努力学习,考出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师,在专业的引领下适应这份工作。

责编:b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