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深夜,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英雄、公安楷模、原徐州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姚毅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6月22日21时逝世,享年102岁。
姚毅夫原名丁寨琴,1919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靖江。到解放区参加党的工作以后,为保护家属,改名姚毅夫。

1932年,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贫穷,姚毅夫没能继续上中学,通过表兄介绍,进入上海荣华印书馆工作。其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完成党组织安排的任务。日军占领上海后,按照组织安排,他回到老家靖江,开展地下抗日活动。在担任靖东情报分站负责人期间,发展其妹妹作为情报站情报员。
1943年初,姚毅夫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靖江县委决定成立新港地下党支部,县委安排姚毅夫担任支部书记。为方便开展地下工作,姚毅夫开了一家杂货铺作掩护。1944年10月,新港地下党支部发展地下党员共23人。

1944年7月的一个晚上,姚毅夫在外面乘凉,突然被4个带枪的壮汉押走,关进日伪军的水牢,后经组织全力营救而脱险。1944年10月,县委决定派姚毅夫到苏中学习。毕业以后,由于姚毅夫有党的地下工作经验,被调到兴化沙沟公安局工作。
解放后,姚毅夫历任扬州公安局侦查科科长、江苏省公安厅二处副处长、铜山县公安局局长、徐州地区公安处副处长,1983年离休。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姚毅夫服从组织安排,舍小家顾大家,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心系基层的强烈意识,一心扑在工作上,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扎根一线,强毅果敢,雷厉风行,带领广大干警为社会主义建设、江苏地区的稳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
离休后,姚毅夫一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关注公安事业。每年全国“两会”之后,他都要主动找来相关文件,让家人或离退休干部处的同志念给他听。以姚毅夫为主要原型创作的微电影《忠诚》《初心》曾多次获得大奖。
姚毅夫经常告诫青年民警:“希望年轻一代民警继承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不忘初心,努力成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

大女儿姚扬松说:“老父亲看新闻都是记在脑袋里,特别是看到哪里有灾害,还会给灾区捐款。”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资助贫困学生,老人都率先捐款。2016年盐城因龙卷风受灾,老人家非常关注,要为灾区捐款。在他的带头下,徐州市公安局老干部成立的“红色基金”已经资助了10多名贫困、优秀学子,并帮助两名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孤儿圆了大学梦。每逢“七一”,姚毅夫还会缴纳特殊党费。建党95周年,他缴纳了3000元特殊党费作为党的生日礼物。
77年党龄,从青丝到银发,直至离世,姚毅夫一直坚守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他的话讲就是:“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