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俗称大肠癌,是一种于结肠或直肠组织发生癌病变的疾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据《内科学年鉴2022》(Ann Transl Med 2022)最新数据,我国76.9%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就已处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目前是我国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和第四大致死性肿瘤,并且其全癌种标化发病率和全癌种标化死亡率仍在升高。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形势也十分严峻。
结直肠癌病因
已经知道可能与以下癌前病变和一些因素有关:
①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恶变,其中乳头状腺瘤最易恶变,可达40%;在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中,癌变的发生率则更高,这说明结肠癌与结肠息肉关系密切。
②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结肠癌,发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发生结肠癌的原因可能与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一般认为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经过炎性息肉阶段发生癌变。
③在中国,血吸虫病并发结肠癌的病例并不少见,但对其因果关系仍有争论。
④据世界肿瘤流行学调查统计,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高,而在日本、芬兰、智利等地较低。研究认为,这种地理分布与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系,高脂肪饮食者发病率较高。
⑤结肠癌的发生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已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结直肠癌临床表现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1.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突然大便3~4次,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改变持续2-3个月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
2. 粪便形状的改变:息肉压迫粪便,大便形状会变细或变扁,中间有凹槽或血痕。
3. 粘液血便:这是结直肠癌最早、最常见的表现,左半结肠癌更易观察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鲜血便。
4. 腹痛: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可表现为右下腹不适或隐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等。当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时,应首先考虑结直肠癌。
5.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触摸到腹部包块,形状不规则,某些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
抗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不同学会组织对“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定义有着细微差别,而我国主要参考的定义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者”:
粪便潜血阳性
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
本人肠道腺瘤史
本人癌症史
排便习惯改变
符合以下任意2项: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

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据《内科学年鉴2022》(Ann Transl Med 2022)最新数据,我国76.9%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就已处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目前是我国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和第四大致死性肿瘤,并且其全癌种标化发病率和全癌种标化死亡率仍在升高。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形势也十分严峻。
结直肠癌病因
已经知道可能与以下癌前病变和一些因素有关:
①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发现结肠息肉可以恶变,其中乳头状腺瘤最易恶变,可达40%;在家族性息肉病的病人中,癌变的发生率则更高,这说明结肠癌与结肠息肉关系密切。
②部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并发结肠癌,发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发生结肠癌的原因可能与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一般认为在炎症增生的过程中,经过炎性息肉阶段发生癌变。
③在中国,血吸虫病并发结肠癌的病例并不少见,但对其因果关系仍有争论。
④据世界肿瘤流行学调查统计,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高,而在日本、芬兰、智利等地较低。研究认为,这种地理分布与居民的饮食习惯有关系,高脂肪饮食者发病率较高。
⑤结肠癌的发生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这已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结直肠癌临床表现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1.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突然大便3~4次,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改变持续2-3个月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
2. 粪便形状的改变:息肉压迫粪便,大便形状会变细或变扁,中间有凹槽或血痕。
3. 粘液血便:这是结直肠癌最早、最常见的表现,左半结肠癌更易观察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鲜血便。
4. 腹痛: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可表现为右下腹不适或隐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等。当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时,应首先考虑结直肠癌。
5. 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触摸到腹部包块,形状不规则,某些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
抗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不同学会组织对“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定义有着细微差别,而我国主要参考的定义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者”:
粪便潜血阳性
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
本人肠道腺瘤史
本人癌症史
排便习惯改变
符合以下任意2项: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
